close

在老爸的那個年代,在淳樸的屏東鄉下,客家話被認為是此等文化,但是爸爸的逆流思考逼迫著我們跟著爺爺奶奶說臺語,跟外公外婆說客家話,買國語錄音帶學國語。就這樣,我們家三個小毛頭國、臺、客語都很流利。

國小畢業後,我們跟著爸爸到非洲,因此學會了英文,在高一的時候,學校要求所有的人學習第二外國語,我選擇了法文。我曾經跟一位荷蘭籍人士交往,於是買了書,自行學習荷蘭文。到荷蘭時,當地人對我才學了六個月的荷蘭語驚嘆不已。旅行到德國時,我驚訝的發現,我竟然聽得懂一些基本的德文對話!去年到南美洲旅行的時候,順便上了西班牙文的課,程度雖然不算高,但是還是趕上了漢克(我男友)多學了三個禮拜,在西班牙環境中多我三個月的程度。

說這些不是要炫耀,是要告訴大家,語言其實是一種記憶的練習,沒有什麼訣竅。對我來說,能夠說英文是真的很幸運的,因為,我可以看很多很多別人無法看得小說,哲學,還有文學原文書。得到的資訊比一般人多,思考方向自然不同,雖然因此而無法跟大多數的臺灣人溝通,許多時候他們老是用"啊,你是外國人啦,你不懂!"來敷衍我。(個人認為這個跟觀念有關,跟我的英文無關。)但是,我還是很快樂,因為我每天都在刺激身邊的人用另一種方式思考,用另一種方式過活。

這幾年來,我常常感謝老爸從小就讓我們沉浸在學習不同語言的環境裡,到了非洲時,我跟姐姐和妹妹都沒有學習上的障礙。還記得同時期一起學英文的還有另一位臺灣來的同學,她的學習過程就比我們來的艱辛。我一直以為是我們家孩子比較聰明,但是大學時上了"語文概念學"後,才發現,其實不是我們才智過人,是我們的大腦早就在小的時候習慣不一樣的文法結構,發音和印象。因此,學習語言對我們來說比一般人簡單。

因為我的語言能力,在臺灣我可以很輕鬆的教英文賺錢,十多年下來累積的經驗,我實在是要替"學英文"這件事來點出一下現在家長的盲點。

1.       學習迷思

不是皮膚白的就會說英文。除了在非洲的那四年外,在加拿大的六個月移民監,我沒有出國念過書,不過我很自豪的是,我的英文比一般的英語系國家人民還要好,字彙更多,連大學教授都不相信我只在非洲唸過四年的英文,還以為我是個美國人來臺灣念大學。可是在這個時候,我卻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歧視。

我曾經遇見一個英文說不好的蘇俄人在某個很有名的幼稚園教書,這件事讓我捶胸頓足很久,因為,同一個幼稚園我去應徵時,他告訴我,很抱歉,我們只要白皮膚,藍眼睛的老師。

幾個禮拜後,我得到了某位校長的讚賞而找到了工作。同年紀的班級有兩班。玫瑰班是從來沒有學過英文的孩子,百合班是已經學過英文的孩子。校長讓我教導百合班。

沒想到,百合班家長群起抗議,說我明明就是臺灣人,怎麼有可能會說道地的英文,怎麼可以讓我教導他們已經會說英文的孩子呢?在壓力下,校長把我編排到玫瑰班。開完會後,我親自到校長的辦公室,謝謝她的大力抬舉,告訴她,我不會讓她失望的。

一個學期過去了,成效很明顯。班上二十五個小毛頭個個都用著流利的英文說故事,演講比賽前三名都是我們班上的小朋友。同樣擁有二十五個學生的百合班一個學期後,剩下十六個學生,全都向校長要求要換班。不過很抱歉,我們班二十五個小朋友一直到畢業,沒有一個願意轉班。

白皮膚的同事好幾個都是抽完大麻以後來上班的,要不然就是趁著中午休息喝兩瓶啤酒才甘願來上班,我敢怒不敢言,這也許是我最大的遺憾。

2.       學習對象

在大多數的全美語幼稚園的班級,都會有兩個老師,一個是外籍老師(就是我)另一個則是中籍老師。校長要求學生一定要在學校說英文,但是我非常不認同這種行為。原因很簡單,現在的中籍老師大多數都是剛出社會的女孩子,英文雖然都不錯,但是還是偶爾會出現"中式英文",於是,我要求我的中籍老師不要跟孩子說英文。

我也要求孩子們回家一定要跟爸爸媽媽說臺語,或是國語。借此導引他們雙語的能力和思考,和特定的學習對象,才不會英文中文都說不好。

3.       學習方向

很多幼稚園在大班的時候,就要求要開始寫字。我沒有這麼做,原因是,在這個時候,拿筆寫字所需要的肌肉其實沒有長全。這個時候要求他要完整的寫出英文字母實在是強人所難。這個時候,如果遇到了挫折,這些陰影會跟著他們一輩子。

我反倒是鼓勵他們用自由繪畫,捏粘土等等來表達自己。除此之外,每個人還得上臺告訴大家畫中的故事。

這一堂課,每個小朋友都是滿分。每一幅畫都被我稱讚為最佳作品。每一次上課,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大家分享他們自己的看法。

這不但可以讓他們自由發揮想像力,在公共場合說話的能力,也鼓勵他們從別人的圖畫中學習評鑒能力,建立自信心。

最近在網路上有很多人都發表自己對孩子們學習英文的正反意見。

在張湘君教授的文章裡,提到了她是個受害者。我不同意。

有因必有果,就是如此,如果你常年累積下來,就認為英文比較重要,這種心態當然會在小孩子身上反應出來。

我本來就認為英文不是最重要的語言,但是如果能夠擁有這個語言的主宰能力其實也還不賴。她的小孩會如此,也就是因為自己讓孩子的學習環境有了偏差,才會如此,跟學習英文本身沒有太大的關聯。

孩子中文不好,跟爸爸媽媽有關,跟環境有關。從學校回來後,你還讓他看英文的電視?嗯,容我這麼說,電視真的不是個好東西,不管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。應該多跟他有互動才對。

如果你讓他一天到晚看英文的電視節目,英文不好就真的有問題了。

"純英語的學習對小女兒產生極不同的文化衝擊,因為待在幼稚園和外籍老師相處時間太長,女兒個性變得非常外向,在肢體上喜歡擁抱,會要求大人說"Sorry",很多價值觀和父母明顯不同,言談間亦不排斥長大可以嫁給外國人。"

外向不好嗎?我其實最不喜歡那些扭扭捏捏的小孩,問他叫什麼名字都要看著媽媽回答,一點都不大方。

我常常抱我媽媽,愛跟她撒嬌,她高興得很!

要求大人說Sorry,這有什麼不對?錯就是錯,你是大人,所以不犯錯?不該說對不起?

對我來說,我看到是家長的自私。不想要對小孩說對不起,是面子問題。小孩長大要不要嫁給外國人,是她的選擇,不是嗎?難道現在這個年代您還相信要門當戶對,算八字?

價值觀是不同,但是並不代表就是錯。

"同時,女兒自言自語時是說英文,講中文也是怪腔怪調,會說「念我一本書」(Read me a book),張湘君要求她說中文時,女兒便說:「你好嗎?今天」、「我肚子很餓,現在」。"

為什麼沒有嚴厲的糾正她?為什麼只會抱怨?這樣的結果應該是您沒有花時間跟她互動吧。

在洪志鵬先生的這篇文章裡,也提到,中文程度降低跟學習英文有關,我更是不認同。

臺灣的中文程度降低跟教育制度有關。

臺灣教育界的學習態度就是:老師在講,你就得聽。沒有探討問題的空間,就這樣寫在考卷上就對了。

這樣的課程怎麼有辦法讓學生提起興趣?

學習英文當然會瓜分掉他小腦袋瓜裡的空間,學習中文也會,只要是學習都會占空間。

但是,請別忘了,人腦的潛力是無限的,更何況,語言在一歲到五歲時是不需要學習的,是直接吸收。

我們家三個小孩就是最佳的例子。

學英文不一定是崇拜美國文化,說英文的國家畢竟不止美國一個。許多其他有文化的國家,例如英國,也是說英文的。學習,就是要拿好的來當榜樣,懷的,當警惕。美國人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包容,要不然種族歧視不會這麼嚴重,美國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的糟糕,旅途上遇見很多美國人談論到自己的國家時,也認為許多政府的策略對世界不公平,隨處可見的麥當勞更是令他們作噁。但是他們也只是普通老百姓,能夠做的也就只有逃離美國,到其他國家生活。

壓力通常來自父母,如果大家都可以隨著孩子的性向發展而做心態和教育上的調整,我想,臺灣不會有這麼多孩子會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短短的生命。

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學英文?個人選擇。

我的孩子呢?一定要!

前幾天,跟朋友聊天時,他感嘆的說,你的小孩真可憐,除了國語,還要學客家話,臺語,英文還有西班牙文。這,不是太可憐了嗎?

才不會呢,學習對象搞清楚就好啦!我的孩子跟我媽媽說客家話,跟我老爸說臺語,跟我說英文,跟漢克說西班牙文,去學校說國語。這有什麼可憐的?習慣成自然,我完全不記得學習客家話,臺語,國語甚至是英文時,我有多麼大的壓力。還得感謝父母不厭其煩,始終如一的用不一樣的語言跟我溝通,讓我學習。

什麼可憐?幸福的很!

至於,"每種語言都懂得很膚淺,就好像只會用多國語言來說你好、再見、吃飽沒,我們要培養的就是這樣的下一代嗎?"這句話,我倒是要說說我的意見。

高中時期,班上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,於是我學會了用葡萄牙文,意大利文,德文,阿拉伯文,某個印度省份的方言來跟同學們打招呼,或是說謝謝。這沒什麼了不起的,但是我在臺中某個餐廳吃飯時,對著德國老板用德文說了一句謝謝, 他高興的一直說我是個有世界觀的小孩,後來,每次到那裡吃飯一律是八折優待。我和來臺灣參展的意大利人,隨意說了兩句意大利文,他也是高興的一直說,沒想到臺灣會有人說一兩句意大利文,他覺得世界太小看臺灣了。我帶著學生到臺中的清真寺參訪時,我也說出了回教徒見面時的招呼,長老驚訝的看著我,告訴學生,你這個老師,很有內涵。

我想,就如您說的,語言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。沒有必要把它看得太認真,但是如果就算只懂得皮毛,也能帶來不一樣的樂趣。我更是因為如此,認識了更多不一樣的人,看見別人的世界,而不是把自己困在某個框框裡,說,母語最大,其他免說。

世界之寬廣,並不是一個人可以理解的,但是透過不同的語言,透過了一兩句不熟悉的語言,我看見了這個世界,也讓世界看見了我。


延伸閱讀:

張湘君教授 - 英文用泡的,對嗎?

張志鵬先生 - 不要學電腦,不要學英文。

郭顯煒先生 - 不要學電腦,要學英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nkris 的頭像
    hankris

    愛在天花蔓延時

    hank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